群众路线范文合集(汇总10篇)

时间:2024-03-14 10:13:48 admin 平坦范文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1篇

“群众路线”这个概念,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最早出现于1928年11月_同志根据_六大一的路线同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的谈话之中,他说,“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1](p565)但用语不大明确。1929年9月,同志主持起草的《_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不仅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而且赋予比较明确的含义。这封指示信专节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指出红军所到地区,“群众在军事力量掩护下勇气倍增,一切行动自然是政治的或军事的,但党的指导绝不要忽略群众日常生活上许多未解决的问题”,“红军四军经过许多群众未曾发动的地方,不要只是提出一般的政治口号,应该细心去了解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从群众日常生活斗争引导到政治斗争以至武装斗争。这种斗争才是群众本身所需要的,才不是单纯军事力量的发动,才不是少数个人英勇的硬干,才会团结广大群众在党的周围”。在论述筹款工作时,提出“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论及没收地主豪绅财产问题时,又提到“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2](P35、36、39)这里已包含了我党群众路线的一些基本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不能单纯地打仗、从事军事斗争,而要把帮助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上的问题作为重要的任务;文产阶级政党应当通过细心的群众工作,使群众亲身感受到党的事业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业,从而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无产阶级政党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依靠群众,而不能“单独去干”。

对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作了准确、完整的论述,为它的牢固确立和全面执行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同志。早在1929年12月,同志起草的《中国_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论及纠正单纯军事观点的方法时就指出:“党对军事工作部分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3](p548)1933年至1934年间,同志写的一些关于经济工作的文章和农村调查报告,反复阐述了在革命工作中关心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意义;反复论证了只有通过切实地为群众谋利益,并且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才能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使他们聚集在革命政党的周围,形成一道任何反动势力都打不破的铜墙铁壁的道理。他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而要动员群众投入革命战争,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使群众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从而拥护革命,“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4](p59、62)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他已经把群众路线看作我们党在革命活动中应当普遍实行的方式与方法。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他批评了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说无论是革命工作还是经济建设工作都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主张实行每一个工人、农民所喜欢接受的“群众化的方式”。[5](p124)在《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一义中,他指出:“查田运动是一个剧烈的残酷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动最广大群众热烈起来参加斗争,形成群众运动,才能保障阶级路线的正确执行,才能达到消灭封建残余势力的目的。一切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工作方式,是查田运动最大的敌人。”“一切不做宣传或宣传不正确、不认真、不普遍,查阶级、通过阶级与没收分配不按阶级路线与群众路线,不得群众赞助与同意,都不能使查田运动收到成绩,反会使群众不满,阻碍查田运动的进行。”[6](p269、274)这些论述表明,我们党经过10多年的实践,对于各项工作中的一般方法问题有了一个初步总结,认识到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基本工作方法,错误的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正确的就是群众路线。抗日战争中后期运动的深入展开,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使党的群众路线得到了重大发展,同志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为群众谋利益是_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的观点,发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的观点,既反对命令主义又反对尾巴主义的观点,等等。1943年6月,同志为_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精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透彻地说明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样一种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且指出,这个过程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7](p569)同志把群众路线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作出理论概括,或者说,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化为领导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这个重要文件的诞生,标志着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从此,党的群众路线获得了清晰明确的科学内涵,有了鲜明准确的表述形式,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8](p834)在党的七大上,同志用鲜活凝炼、铿锵有力的语言说明了群众路线的威力,道出了我们党无往不胜的奥秘:“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7](p592)解放战争时期,同志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到全党面前,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人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他说:“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7](p644)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党成为国家的领导者的新情况、新要求,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同志致力于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同时在实践中继续深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他认为,群众中蕴藏了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无限的创造力,党的领导机关要善于从本质上发现群众的积极性,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组织群众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群众路线,可能也会发生毛病,但毛病会比较少一些,错误比较容易纠正些。1957年春天,同志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群众路线的进一步发展。他说:“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9](p459-460)1958年的“”运动,严重败坏了我们党长期形成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大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志在领导全党纠正“左”的倾向过程中,再次强调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他在1959年3月29目的党内通信中指出:凡属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一定要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等人的意见。一定要有他们占压倒多数的人到会发表意见,对立面才能树立,矛盾才能揭露,真理才能找到。信中批评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几乎完全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在许多问题上,仅仅相信他们自己,不相信群众,根本无所谓群众路线”。[10](p167)同年夏天召开的庐山会议的前期分析“”的教训时,同志把“群众路线有没有?有多少?”列为会议讨论的十八个问题之一。[11](p80)可惜由于随后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运动,这些正确认识没能坚持下来。到了1961年_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时,同志重新提出贯彻群众路线的问题。这一年4月,他在给_同志的信中,把“反对恩赐观点、坚决走群众路线问题,向群众请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问题”,列入应当进行重点调查的“农村中的若干关键问题”之中,并且提出要“向群众寻求真理”,端正党风。[11](p268)在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面对当时严重困难的形势,同志提出:“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但是,如果不向群众和干部说明情况,不向群众和干部交心,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他们还对你感到害怕,不敢讲话,就不可能发动他们的积极性。”他疾呼,共严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不应该怕群众,怕群众讲话,怕群众批评。“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怕群众的道理呢?”他谆谆告诫与会的从中央到省、地、县的领导干部:“同志们,我们是干革命的,如果真正犯了错误,这种错误是不利于党的事业,不利于人民的事业的,就应当征求人民群众和同志们的意见,并且自己作检讨。”他率先坦诚地检讨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对1958年以来党的工作中的错误及由此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承担了“第一”责任,为全党树立了向人民高度负责的榜样。同(㈣蛳∞s删同志即使在晚年,在他错误地发动了“”,群众路线完全为破坏性的群众运动(称之为“运动群众”更确切)所代替的情况下,仍然阐述了一些正确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的观点,例如要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要搞恩赐,不要采用任何包办代替的办法,等等。总之,同志为形成、发展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长期的、坚持不懈地努力,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而这个过程,正是思想从酝酿到形成、到成熟,又不断发展的过程。完全有理由说,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一个实际问题,从而创立和推进思想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确立和贯彻群众路线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思想是群众路线的载体,群众路线是思想的灵魂。

当然,群众路线同思想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党的其他领导人,尤其是、_、_等同志,都为它的形成、发展和贯彻执行作出贡献。这里特别要提到_同志和_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若干精彩论述。1945年5月,_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因此,它“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他还详细地阐述了为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坚持的几个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12](p348、342、348-354)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_同志联系1958年以后觉的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群众路线问题。他说:“群众路线的基本点就是:第一,信任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还指出:1958年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受到了歪曲,不少同志不懂得或不完全懂得什么是群众路线,把一些体现群众路线的方式和方法变成了反群众路线的东西,违背了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他批评了那种“把群众运动当作是群众路线的唯一方式,好象不搞群众运动就不是群众路线”的错误看法,指出:群众运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决不是真正的群众运动,更不是群众路线”,“违反群众路线的所谓‘群众运动’,不仅不能真正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而且损害了群众的积极性,损害了党的威信”。[13](p400-401、404)1956年9月,_同志在党的八大上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深刻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涵义,他说:“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他着重强调了处于执政地位的我们党实行群众路线的意义:“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因此,在全党认真地宣传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反对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正在滋长的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的倾向,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14](p217、221)_同志和_同志对群众路线理论的精确阐述和创造性运用,大大丰富了思想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宝库,成为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这一切清楚地表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怎样艰难曲折的历程,毋庸置疑是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产物,这本身就是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及其丰硕成果,充分显示了群众路线的科学性和强大威力。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从理论上说,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运用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乃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的实质,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既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革命,又是由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的革命,它不但区别于历史上驱使大多数人为极少数人谋利益的一个剥削阶级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的革命,也区别于形形色色的由少数“英雄豪杰”包打天下的天马行空式的革命。《_宣言》说得明白:“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p283)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_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全部活动中,无论是向反动统治阶级的夺权斗争,还是执掌_后的建设工作,不仅要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唯一宗旨,而且要无限信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由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来完成革命的各项任务。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16](p609)《国际歌》也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从根本上说,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而锻造的一种工具,它的责任只在于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而不是包办人民的事业,代替人民的斗争,企望把一个美妙的世界恩赐给人民群众。我们党信奉这一真理,坚持这一原理,鲜明地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党要实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宗旨,把亿万人民群众动员、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认识从何而来?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确的认识只能是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正确的决策和办法,只能来源于亿万从事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实践的人民群众。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表意见,建言献策,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正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以保证人民的事业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犯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错误。但是,“从群众中来”,不是简单的直观的反映,而是要能动地进行科学的抽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科学知识,将分散的、零碎的群众意见,经过综合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即是说,把群众的意见化为领导的意见,是一个辩证的认识过程。经过“集中起来”之后的领导意见,可以更深刻地反映客观实际,因而就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实际运动。然而,认识过程并没有到此完成,领导的意见还需回到实践中去,就是经过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即“到群众中去”(这是形成集中的、系统的领导意见的目的之所在),通过群众的实践检验领导意见是否正确,并且使其得到修改、充实、提高。至此,一个认识过程才算完成,一个新的认识才又开始。由此可见,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生动体现,实行群众路线的过程,既是领导思想逐步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也是实际运动逐步展开和推进的过程,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过程。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从实践上说,源于党领导的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国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和残暴,革命的环境极端艰苦和恶劣。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身处如此险恶的环境,作为革命的领导者的中国_,只有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深受中国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残酷压迫、剥削的广大民众,有着摆脱三大敌人压迫、剥削的强烈愿望,很容易被动员、组织到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中来。我们党从亲身经历中深切地感受到,置身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有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险的关口也能闯过,再凶残的敌人也能战胜;一旦脱离人民群众,不仅寸步难行,而且必将陷入灭顶之灾。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如同志一再比喻的“鱼水关系”,[9](P454、460)又如_多次讲述的古希腊神话中英雄安泰与大地母亲的关系。[17](p148)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畅行无阻;英雄安泰靠在大地母亲身上,一往无前,无敌天下。鱼一旦离开水,不仅发挥不了特长,而且很快就会枯死;英雄安泰一离开大地母亲,不仅无用武之地,而且当即毙命。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对如此生动、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通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规律,深刻认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扎根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同他们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善于正确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并率领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就是_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的先进性之所在,正如列宁所说:“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18](p646)

由上可知,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坚持群众路线既是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根本条件,又是实现正确领导的首要前提,还是保持其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决定因素。《_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论述群众路线这个思想的活的灵魂时,作出一个深刻揭示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高度浓缩党的历史经验、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论断:“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19](p834-835)由此可知,是否尽心竭力地坚持群众路线,千真万确是关系无产阶级政党兴衰存亡的根本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

如果说,坚持群众路线在我们党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推进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现阶段,就尤其重要。这不仅是因为这一事业无比宏伟、艰巨,面临着许许多多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困难与风险,没有亿万人民的积极参加,是决不可能成功的;而且是因为作为这一事业的领导者和推动者的中国_,已经连续执政50多年,这既使它在为人民谋利益的征程中做出越来越多的成就,赢得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赞誉,又使它的各级组织及其成员更易于滋长骄傲自满、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过艰苦生活的情绪,特别是由于长期大权在握,更易于受到权力的消极作用的腐蚀,使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颠倒了党与人民的位置,似乎党不是人民的工具,而成了人民的主宰,不是党组织听命于人民,而是人民唯某些党组织之命是从,不是党为人民谋利益,而是人民为某些党组织和党员提供各种好处,不是党组织和党员细心倾听人民的呼声,而是人民接受某些党组织和党员的训示,等等,从而拉大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近几年来,_一再提醒全党:“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20](p53、65)这句话的前半句阐明了我们党的特点,反映了我们党光辉战斗的历程,后半句指明了执政的地位更易于使党脱离群众,脱离群众对于执政党的极大危害。这是一个正确把握党的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里说到的危险性,在我们党连续执政50多年后的今天,显得更现实、更严重。因此,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厉行群众路线,就具有更加实际、更加紧迫的意义。

当前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一方面要进行思想教育,唤起全党对群众路线的自觉。现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不少党组织及其领导人同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今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人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许多人对群众路线的思想知之甚少,对群众路线的作用体会不深,特别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应当大力宣传群众路线的方方面面,包括群众路线的由来和发展,群众路线同党及其领导的事业的关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及其丰功伟绩,等等,使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于群众路线的来龙去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对于坚持群众路线在发展市场经济导致经济社会生活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具有更大的迫切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应当着重宣传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说的是建党的宗旨、目的,就是要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繁荣、社会的进步这个“公”而奋斗,归根到底就是要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富裕幸福这个“公”而奋斗,决不谋取_之私或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利益。诚如同志所申明的:“_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_并不是一个只图私利的小宗派、小团体。不是的,_是真心实意想把国事办好的。”[7](p483-484)执政为民,说的是党执掌_以后的作为,就是要运用国家权力更有成效地为人民谋利益,这是立党为公的宗旨在执政时期的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实际,贴近群众,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掌握民意,既充分重视专家学者的见解,也注意倾听普通百姓的诉求,广泛集中群众的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任何决策都要以广大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取舍的依据,既不强制推行领导机关认为适当而大多数群众反对或暂时不理解、难以接受的决策(这类决策可能是领导机关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作出的,并不真实反映大多数群众的实际需要,也可能是大多数群众还没有那种自觉和自愿,实现的时机尚未成熟。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都应当暂时搁置,重新研究),又满腔热情地对待大多数群众强烈要求而领导机关尚未意识到或不准备实施的事项(出现这类事情,可能是领导机关落后于群众的表现,也可能是群众不了解情况所致。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当认真检讨,积极应对)。一言以蔽之。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所有这些,正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因此,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在地包含了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入人心,也就在实际上使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

当前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另一方面应当在硬约束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制度,形成严密的机制,促使全党对群众路线的遵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基本上停留在思想教育、组织要求的层面上,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向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灌输群众路线的思想,启发其自觉,调动其热情;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提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要求,以党性观念为依托,而不大注意制度建没、用刚性的约束保证其实施。这套办法在党领导人民夺取_时期和执掌_初期,在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备尝夺权的艰辛、深感民心的重要,同人民群众建立了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的职业革命者手里的时期,是有效的,可行的,这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但是,在我们党连续执政50多年后的今天,在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几乎完全掌握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手里的条件下,仅凭这一套办法就不完全行得通了。新一代领导者是接过现成江山的人,没有打江山时期那种由无到有,天下之心,寸寸收之,日积其功,如履薄冰的经历,缺乏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趋势的切身感受,他们在思想信仰的坚定、政治立场的鲜明、历史使命感的强烈、工作作风的扎实、自我约束的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同老一辈领导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缺少老一辈领导人同人民群众在长期并肩战斗中形成的那种谁也离不开谁的深情厚谊,在这种情况下,仅靠思想教育、党性要求这些软约束就远远不够了。这也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应该说,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尽管其内容有待深化,其方法也须改进。党的所有文献,从历次党代会通过的党章和报告,到各级党组织制定的文件,党的领导人的每一次重要讲话,到党的各级组织从事各项活动的部署、安排,等等,无不载明群众路线,无不倡导群众路线,力度不可谓不大,份量不可谓不轻,然而其成效却很难令人满意。这说明,在现阶段,单纯的思想教育、党性要求,已无法使群众路线得到切实执行。群众路线的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群众路线的实现形式必须适应新的情况不断创新,不能墨守成规、一味地照搬老办法。应当在坚持进行思想教育、强化党性观念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形式的同时,开辟新的途径,尤其是建立制度,形成机制,用刚性的约束力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1980年8月,_同志在_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1](p333)这是对我们党执掌_以来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应当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细化为各种具体要求,用一条条制度规定表达出来。要尽可能全面,凡是群众路线涉及的问题,都要有相应的规定。例如,每一项重大决策,应当在什么范围,通过什么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要求,运用什么方式作出;对于群众的疾苦、群众提出的问题,应当由哪些部门、用什么方式去处理、解决;哪一级干部,应当由什么人、在什么范围,采用什么形式任免,如何实现党员和党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各级领导人如何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体察社情民意,如何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等等,都要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要相互配套,前后呼应,对于制度规定涉及的各方面问题,都要赋予确切的涵义,有准确的解释。要有惩处性规定,不仅要规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还要规定不照此办理,后果如何,该追究什么责任,追究谁的责任,由谁通过什么方式加以追究,等等,既易于认知,又便于操作。此外,由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交通通讯的发达和信息传播的便捷,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具有了新的要求、新的特点,获得了新的形式、新的途径。对于这一切,也应当积极探索,逐步通过制度反映出来。总之,要把群众路线的种种要求用制度安排体现出来,使之规范化、程序化,形成一套用制度管人、以制度治事,遵循规定一路顺风,违反规定到处碰壁的机制,即是说,把抽象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使基本上属于说服、劝导性的软约束变成制度安排的硬约束。这对于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理所当然的,只不过使他们的行为更规范一些罢了;对于缺乏自觉性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强制力,不管其主观意愿如何,都得执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成为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地执行。

切实做好上述两方面工作,党的群众路线就能得到比较好的贯彻执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能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参考文献:

[l]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A].人民出版社,1985.

[2]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0.

[3]选集[M].东北书店,1948.

[4]著作选读:上册[M].人民出版社,1986.

[5]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

[6]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3.

[7]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

[8]_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A].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C].人民出版

社,1982.

[9]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

[10]建国以来文稿:第8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1]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

[12]_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1.

[13]_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5.

[14]_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4.

[15]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6]马克思_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7]_文选:上卷口[M].人民出版社,1962.

[18]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9]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C].人民出版社,1982.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2篇

一、解决“四风”问题的根源,在于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

“四风”问题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

只有花大力气解决党员干部“四风”中存在的问题,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群众观点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努力初精神之“钙”,筑思想之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够切实解决好入“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的等思想根源问题;才能够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折不扣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够立足本职工作,通过做好本职岗位上的点点滴滴来践行_员的标准,做到日常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困难面前豁得出;才能做到坚守遵纪守法的底线,不违规,不违纪,严格守法;才能坚持好党的组织纪律,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多挑重担、多做贡献,以为招商工作付出得多为荣,以碌碌无为而耻,从而树立扎扎实实把招商工作搞好,把服务工作做的精神动力。

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才能牢记党的宗旨,增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才能深刻理解“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要义和内涵,始终坚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做到六个必须: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为官之德;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履行职责使命;必须坚持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自警自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必须坚持发展要务,以完成任务检验活动成果。

二、实践群众路线、改进作风根本上还要靠制度保障

讨论和思考“怎么走、怎么办、怎么做”固然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但是是否会像过去有的实践活动一样,成为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只治标不治本呢?事实上,不管是“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还是“五好干部·怎么做”,基本都是以领导者为主体,从领导角度看问题,群众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领导干部是否真正施行和如何施行群众路线、改进作风,现实的体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也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改变群众的被动地位,使群众广泛而有效地参与其中。目前来看,就一个党员或领导干部而言,他是否联系群众以及多大程度上联系群众更多地取决于他个人的思想觉悟和工作作风而非制度,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克服实际中走群众路线的随意性,产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和侵害群众利益自然就成为难以避免的事情。

实践群众路线、改进作风根本上还要靠制度,制度是实践群众路线、作风建设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好的制度,权力无论掌握在谁的手中,都会因为不受约束而滥用。_同志曾说,制度起决定作用,好的制度使坏人无法干坏事,坏的制度下好人也可能干不好的事。近年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之所以突出,固然有忽视对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原因,更关键的还是制度出了问题,要么是相关的制度缺失,要么是现有制度形同虚设、执行不力。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把好的作风用制度的形式巩固,从制度上巩固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从制度上确保党避免脱离群众,从制度上维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像个人修养,一种良好的行为,若想化为个人品格的一部分,从而对个人产生长久促进作用,就要不断重复这种行为,不断强化,将这种行为化为自身的习惯。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也是一样,要想真正取得长效,必须不断制度化,将群众路线精神化为党员的自觉行为习惯,从不得不做,转变为自觉去做。当这种做法化为党的正式工作制度时,化为党员习惯工作方法时,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才可以说取得了实效。

要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制度,并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中央制定的“八项规定”、省委的“十项规定”就是整治“四风”问题的重要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必须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党的一些重要规范性文件和党内法规,也是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制度,同样要确保执行到位。

三、走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立场要坚定、态度要端正

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对待群众的看法或者是观点,决定了他对待群众的态度。所以说,要走群众路线,首先立场要端正。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不仅是一个情感因素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现实中有一些干部脱离群众,究其原因:一是宗旨意识淡化了,滋生了官僚主义,不愿面对群众;二是急功近利,功利思想重,不想或不屑面对群众;三是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与群众在一起找不到共同语言,不会面对群众;四是自身不过硬,和群众有距离,格格不入,甚至搞对立,不愿意或者不敢面对群众。

如何解决这些脱离群众的问题,正确对待群众,要把握好四条:一是把群众当主人来对待。要真心对待群众、扎实为群众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就是同志说的“第一等的工作”。要在骨子里把群众当主人来对待,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二要把群众当老师来对待。讲,“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必先做群众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群众当老师对待,实际上我们在很多工作中,经验、实践、甚至动力源泉都来自于群众,所以我们必须要向群众学习。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放下面子、放下身段,切实尊重人民群众,自觉拜人民群众为师,甘当人民群众的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敢于创新创造的精神,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学习他们甘于奉献的作风。三要把群众当亲人来对待。历史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尽管当今社会上有“仇官”的一些现象,但人民群众依然真心拥戴和永远铭记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就是因为他们把群众当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是把群众当英雄来敬畏。现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所面临的环境与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很大区别,但在人民群众面前,务必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永远保持敬仰之情、敬重之念、畏惧之心,永远不能忘记根本、忘记初衷、忘记使命。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走群众路线、改进作风,能力要提升、素质要增强

群众工作的实质是要实现党对人民群众的政治引领、权益维护、素质提升、力量凝聚等作用。党的群众工作的要求是要达到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密切党群血肉联系,增强人民团结,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凝聚人民群众力量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当前,就是要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既要把握群众工作的基本内涵,坚持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抓住群众工作的重点问题,更要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能力。要强化党员干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要努力提升党员干部了解群众的能力、发动群众的能力、引导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协调关系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等六种能力。

五,认清招商形式,坚定工作目标,是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面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3篇

对于上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应该充分认识,肯定。第二大方面:群众信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揭示一个事实,即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要担当起解放全人类和最后解放自己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有自己阶级、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共同信守的科学的主义。这个共同信守的科学的主义和其它一切社会理论不同,它既能以革命热情和求实精神相统一的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进化的客观进程,又能坚决地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意义,并且把这两方面卓越地结合起来,这个科学的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对此,马克思列宁主义有精辟的论述。对此也有过精辟论述。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之所以成功,在于“有主义(布尔失委克斯姆)”,即“列宁的主义”,要彻底改造中国,也得有“主义”,即“社会主义”、“列宁的主义”。1920年11月,复信罗章龙说:“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8〕1963年5月,又强调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9〕说的“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述深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无产阶级、群众信仰的重要性的思想,丰富了“没有革命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思想。这个思想,十分清楚地说明,主义即旗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旗帜就是方向和形象。方向是否正确,形象是否高尚美好,决定着人民群众事业的成败兴衰。人民群众必须有正确的指导前进方向的旗帜,没有旗帜就没有明确方向,就没有鲜明形象,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人民群众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要有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或者说信仰,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为代表的中国_人始终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信仰观。这个群众信仰观,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归纳起来,有四个基本点。第一,人民群众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必须确立共同信守的主义,或者说信仰,作为思想统一的根本,行动的指南,战斗力的源泉。第二,人民群众要取得事业成功的主义或者说信仰,只能是马克思主义,不能是其他任何主义或者说信仰。群众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靠灌输、学习、教育、宣传获得。第三,人民群众信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要求。不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是不能丢掉的。第四,人民群众信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教条,不能僵化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民族化,成为鲜活的民族精神。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经验教训昭示,上述四个基本点是正确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坚持群众信仰四个基本点,抓住群众信仰问题,就能不断推进中国_的事业向前发展,取得伟大成就。

以为代表的中国_人对群众信仰的培养,内容丰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必须使群众懂得,没有坚强精神支柱的国家、民族,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生命力、战斗力,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没有坚定的统一的信仰,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第二,要向群众宣传,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的信仰,即精神支柱,以及以这个共同精神支柱为基础的思想上的稳定,不可能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不可能发展。群众的信仰、精神状态和人心所向,最终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人民事业的成败。第三,要使群众清楚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种爱国主义,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是中华民族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第四,要使群众懂得,中国_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分析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历史上大小几百次的农民起义或革命归根到底都失败的经验教训、各种主义兴衰的原因,得出结论:在中国,农民起义或革命,都失败了或者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重要原因是起义者或革命者没有一个共同信守的科学的主义。第五,需要宣传,中国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之前,所发生过的一切起义或者革命,都是少数人的起义或革命,或者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起义或革命,不是信仰群众的起义或革命。

第六,需要灌输,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事业达到彻底胜利,除了中国_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中国_信仰群众,但是单有这一条件,并不能领导人民取得事业的成功,还必须使群众具有科学的信仰才能取得事业成功。信仰群众,群众信仰,有机结合,才能办大事。对于群众信仰,以为代表的中国_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第一,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成中国广大群众文化落后,迷信愚昧、保守、自私,思想涣散,如一盘散沙。第二,中国几千年历史大大小小数百次农民起义或革命,都以失败而终,留给人民群众的是沉痛记忆和消极情绪。第三,中国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之前,中国广大民众没有科学的信仰,自己设立菩萨崇拜,信天、信地、信神、信命,就是不信自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落后思想多,错误思想重,很不容易觉悟。因此,要取得事业成功,就必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让群众具有一个共同信守的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共同信守的主义,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适合中国。以为代表的中国_人,坚定地认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充分觉悟的基础上,单有_人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人民群众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践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胜利。为此,在充分分析国情、掌握人民群众思想动态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启发、教育、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信仰中国_,及理解、信仰中国_的主义,践行中国_的主义,变主义为物质力量,创造新的事业、新的社会、新的世界。以为代表的中国_人教育、宣传、灌输群众信仰的领导和工作方式方法,很多、很活、很讲究、很实用。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启发群众阶级觉悟。中国_认为,要群众觉悟不容易,要去掉群众脑子中的落后愚昧、错误思想,需要自己党做许多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认识群众、启发群众的切切实实工作,基础的是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对于群众脑子中的落后的东西,要像用扫帚打扫房子一样扫除,使群众对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第二,鼓动、组织群众进行革命。中国_认为,要达到自己政党的目的,出路在革命。

革命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必须通过革命,推翻压在人民群众身上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必须通过革命,消除一切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势力和制度,一切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必须通过革命,实现中国独立、富强、民主、文明、民族振兴。中国_十分清楚群众革命的重要性,一贯以自己政党坚定的革命理念影响、感染、团结群众,激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第三,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科学素质。中国_认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通古今就是学习。学习是智力开发,能够提高人的认识、理解能力,增强人的接收能力,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学习文化科学是搞好革命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础。中国革命、建设事业是伟大的艰巨的事业,必然要求群众的文化科学素质不断提高,能够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第四,开展广泛的深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像中国_这样一个政党、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对各种新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有事业的成功,真正的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关系到中国_的发展、党员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成败。中国_、广大群众必须有这个共识,必须认识到“科学理论武装”就是马克思主义武装。中国_认为,开展学习马克思主义,使群众成为自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坚定群众的信仰,具有普遍性、逐渐性、连续性、永久性特点。以上四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实施这一工程,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中国_正是遵循以上原则实施这一工程,使群众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历史清清楚楚地写着: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就是中国_信仰群众的胜利。信仰群众,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中国_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中国革命、建设事业行动的指南,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都引领着中国_、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_人,来自群众,根植于群众,领导革命、建设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革命、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信仰群众,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体现群众意志,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前进的不竭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信仰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自己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中国_与中国其他一切政党不同,能够把以科学的冷静的态度分析客观形势和发展的进程与坚决地承认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力、革命建设精神的意义统一起来。因此,能够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带领群众不断取得事业的成功。在中国革命、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在困难情况下,中国_从来没有嫌弃群众愚昧落后、不觉悟、不团结,始终坚信群众身上蕴藏着尚未苏醒的伟大的革命、复兴和创新的力量,坚信群众是自己政党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因此能够积极地热忱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动群众、组织群众,向群众广泛地大胆地提出任务,使自己的口号始终走在群众的革命自动性的前面,成为群众的带领人;向群众表明_的理想的无比宏伟和无比壮丽;向群众指出达到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胜利的最可行的道路。始终牢记,只有真正发动和领导起革命群众的运动,才称得上是_。因而能够克服和战胜困难,把事业引上光明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新中国建设事业,尽管出现过曲折、错误,但在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和支持下,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困难条件下,人民群众没有抛弃_,坚信“没有_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充满信心朝着_指引的方向迈进。这些就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历史同样清清楚楚地写着: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就是中国_领导下的群众信仰的胜利。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4篇

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工作是目的,群众路线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思想政治工作中涵盖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依靠群众路线发挥作用,群众路线又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细致入微的方法得以贯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论和实践论。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依据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前进的缔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原理,以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为指导,在革命初期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的党的群众工作的方法论。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根据党的纲领和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的中心任务,通过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向全体劳动者灌输马列主义、思想,使广大劳动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因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2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群众路线

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贯彻群众路线就要紧紧围绕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开展,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群众为主体。

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群众,不相信群众,即使再出色,再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我们始终关心群众,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把给职工办实事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强调用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人,强化全体职工对社会的责任和对理想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只有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到实处做出实效。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医院的实际工作。

建立与现代医院制度的相一致的工作制度与运行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制度的规范、激励、约束、惩治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在制定各项制度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的思想行为准则,逐步完善奖惩、激励、约束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并与制度管理紧密结合,解决制度管理不到位或管不了的问题。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医改政策调整了医院患者的结构的变化,面对日益增多的农民及居民患者群体,医务人员不能用过去的方法和思维来面对新增群体。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医务人员改变观念,这就要靠党、政、工、团组织联合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与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宗旨,通过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使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变为生动有趣的竞赛、征文、演讲和比赛等活动,并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始终。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三贴近”。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5篇

【关键词】唯物史观;群众路线;党风廉政;规章制度;群众监督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也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群众路线卓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成效,已经为我们党数十年的奋斗历程所充分证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是保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本要求。新时期我们应继续站稳唯物史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改革攻坚工作,推动我国社会健康、平稳、和谐、持续发展。

一、唯物史观视角下群众路线审视

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可以在唯物史观视角下对群众路线进行如下审视。

1、唯物史观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一切依靠群众”。唯心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天才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而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主体地位,是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肯定。唯物史观不会将历史的发展归功于个别强人、能人或超人,而是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这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体现。唯物史观为群众路线夯实了理论基础,使党的群众路线具备科学性。

2、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的实践路径

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的实践路径,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工作路线。践行群众路线,就是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遵守,也是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肯定。党在群众路线的指引下发展经济,搞好民生,使最大多数的群众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只能由人民群众评判的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的实践性还体现为用于检验党的工作得失的标准,人民群众可以在群众路线下检验党的各项工作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

二、新时期走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攻坚阶段,这一阶段能否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民生极大改善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是否真正做到了践行群众路线,让群众满意。新时期实践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

1、为民是根本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切执政实践都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新时期党员干部需要在工作中做到为民,将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为民,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有句古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的就是“为民”的重要性。封建时代的人们尚能产生如此认识,新时期党员干部更要认识到为民的价值所在。当前,我国社会还处在转型期,各类矛盾突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即在于为民执政,以服务于群众为根本的追求。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为民苦干、为民奉献、为民奋斗,才能牢固执政根基,才能迎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贯彻群众路线,基础和前提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干部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认识到为民的根本性。

2、务实是基础

务实,即求真务实,出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务实不务虚,应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理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正是一大批求真务实的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所取得的,充分体现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思想。新时期我国需要进一步革新理念,完善机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要求我们进一步务实苦干。对党员干部来说,务实就是立足实际,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好工作,一丝不苟地对待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务实,它既是一种态度,也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务实体现了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能够做到务实的党员干部,说明他们在内心中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但是追求和理想的实现不是通过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方式得以实现的,而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最终获得成功。新时期人民群众要求党员干部严谨务实,以务实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凡是虚假的、浮夸的东西,则为人民群众所厌恶;空谈理想,而无实际行动,或者只追求面子工程和浮夸的政绩,而不为民办实事,同样为人民群众所不齿。

3、清廉是保障

清廉,即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_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清廉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保障,如果一个党员干部已经背离了清廉的要求,则已经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要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清廉,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具体的规范要求——党政规范、刑法规范、道德规范,都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是廉洁的。新时期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党员干部遵守廉政规范,政府运行也必须透明、廉洁。贪污、腐化、堕落的行为,违反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对社会的发展贻害无穷,甚至也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前党和国家都出台了诸多反腐倡廉措施,并严格执行这些措施,惩罚了一大批违法乱纪、背离清廉要求的党员干部,其中不乏诸多高官、大员。这些反腐行动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赞誉,同样也为国内群众所赞赏。反腐倡廉是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党进一步巩固群众基础,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在改革攻坚时期,群众路线教育需要继续将清廉作为一项基本要求。

三、背离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行为检视

我党是一个开诚布公的党,从立党之日起就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背离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行为,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我党通过党纪国法严惩了相关腐败堕落分子,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有必要通过类型化的方式将背离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行为进行列举和辨识。

1、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指某些只追求形式而无实质内涵,于人民群众无益处,于国家发展无益处,但是具有极大危害性的行为。形式主义集中地表现为假大空,无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采取一些掩人耳目的形式欺骗人民群众,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反感。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喜欢高喊口号,但是并无实在的惠民之举,反而由于高喊口号浪费了宝贵的时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创优评优,而搞突击运动,一旦创优评优结束,则又一切如故,丝毫没有改变,徒然耗费民力。这些形式主义追求表面化的东西,缺乏实质性的追求,不但于民无益,还会扰民、侵民,群众的意见非常大。形式主义严重背离了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缺乏务实精神,没有脚踏实地和认真苦干的决心,只是“空对空”,行而不远,难以服众。

2、官僚主义

我国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读书做官是人们千百年来的梦想,一旦当上官,则鸡犬升天、光宗耀祖、全家得福。这种错误的观念没有认识到权力民授,反而将成为一名官员当作自身努力的成果。在这种错误理念的指引下,官员不可能为民办实事,而是会利用其地位和资源,实现权力自肥。遗憾的是,这些错误的观念在今天依然很有市场。例如,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人民群众办事难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现象的成因是一些有权力的部门和人员,高高在上,根本没有考虑过人民群众的需求,权力和官位对他们来说只是升迁的跳板或实现自我利益的工具。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众多,但是归结为一点,官僚主义背离了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是封建权力伦理的延续,背离了现代政治文明。没有公仆意识反而官腔十足的党员干部,令人深恶痛绝,也让干群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一些本应能够得到迅速、及时化解的基层矛盾,也会因官僚主义而不断发酵放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破除官僚主义之道,在于重温唯物史观,重学群众路线,并在新时期的新背景下重新理解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

3、享乐主义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意识松懈,逐渐贪图物质享受。享乐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根源是背离了群众路线,只顾自己享受,而不顾群众死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公款吃喝问题。曾经就干部接待应酬中的问题提出这样的疑问:“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舒服吗?”被享乐主义思想侵染的党员干部往往不比较各自取得的成绩,相反热衷于比较待遇。在价值取向上,他们把个人利益置于第一位,自己不能吃一点亏;在工作态度上,则虚伪敷衍,怕苦怕累,逃避责任,不能吃一点苦;在个人理想上,则没有一点积极的追求,更多地是贪图当下的享受,丝毫没有远大的抱负。享乐主义同样背离了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这种将个人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党员干部,志趣、格调低下,与艰苦奋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会转型期的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应抛弃低级趣味,忍受得住清贫,自觉与人民群众一起,严谨朴实,艰苦创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到与民同忧、与民同苦、与民同乐。

4、奢靡之风

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互为表里。奢靡之风说的是外在表现,享乐主义说的是内在追求,两者的共同点是脱离群众,放松约束,堕落腐化。追求奢靡之风的党员干部往往讲究排场,比阔气,不思进取。例如,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区县,甚至建造了豪华的办公大楼,其豪华程度堪比美国白宫或国会大厦,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和愤怒。诸如此类的铺张浪费、奢华攀比的现象不胜枚举。奢靡之风的危害在于:政治上,直观地、形象地破坏党群关系,使人民群众对这些党员干部产生不信任之感,导致党群关系疏离;经济上,浪费和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使真正需要用钱的地方无法获得资金,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因此,奢靡之风同样是背离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表现之一,其危害性应得到充分的认识。

四、站稳唯物史观立场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对策

那么,党员干部应如何站稳唯物史观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并在思想上、行动上不断加强认识、革新理念,真正做到端正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呢?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1、深化学习改造

党员干部应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对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学习,自觉认识到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断加深思想认识。很多党员干部认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已经结束了,从而放弃了对群众路线的继续学习。事实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只是契机,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践行群众路线,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加深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体会,并且能够自觉将群众路线理念运用于实践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使群众路线教育从抽象的教条,具体化为生动的实践。

2、强化规章制度建设

党员干部站稳唯物史观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固然需要党员干部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但同时也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此处所谓的规章制度,既包括党政规范,也包括法律规章,并且此类规章制度应得到强制性的实施。诸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背离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行为,均应在规章制度中找到反击依据。如从法律制度角度来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能涉嫌行政不作为、渎职型职务犯罪等,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则可能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应以规章制度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手段。

3、引入群众监督

党员干部是否真正做到了站稳唯物史观立场并坚持群众路线,关键还在于人民群众如何评价。人民群众的意见是衡量我党一切工作得失的圭臬,因此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群众的监督作用。建议积极引入群众监督,丰富群众监督的形式,吸纳新型监督手段如网络监督等,使党员干部面对一张严密的群众监督之网而不敢从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行为。应充分重视群众的每一条举报线索,务必加以认真核实,并给与举报群众以反馈。总之,群众路线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实践性的体现。新时期我国进入了改革攻坚阶段,党员干部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加深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在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

【参考文献】

[1]梅荣政.唯物史观、实践观与党的群众路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6篇

论的群众路线思想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以为代表的中国_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所作出的独特创造。它鲜明地反映出了中国_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群众路线思想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树立牢固的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一、群众路线是以为代表的中国_人的伟大创造

中国_的群众路线,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年月,在他所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中,提到了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并赋予了群众路线概念以比较明确的含义。其中提到:“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是红军给养的主要来源,但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党的指导绝不要忽略群众日常生活上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应该细心去了解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从群众日常生活斗争引导到政治斗争以至武装斗争。这种斗争才是群众本身所需要的,才不是单纯军事力量的发动,才不是少数个人英勇的硬干,才会团结广大群众在党的周围”。

群众路线这个新概念很快就被所采用。年月,根据“九月来信”精神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其中也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这个决议的核心内容、中心思想就是解决“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队伍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围绕这一中心问题,指出:“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_以至于建立_的组织等重大任务。”同时提出了“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的工作方法。在这里,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进一步在党内、红军中加以深化,完善和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含义和内容。由于古田会议决议在红四军党内得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很快在广大红军指战员中形成,这样就为建立一支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新型军队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年月,在江西寻乌进行大规模城镇调查,为了反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在这篇文章中,他赋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高度意义,即离开调查研究,便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和进行正确的实践,便会离开正确的思想路线走向唯心主义,从而危害中国革命。《反对本本主义》反映了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的密切关系,说明实行群众路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反对本本主义》是系统论述调查研究问题的最早的一篇专著,集中了调查研究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反映出思想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形,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年,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批评了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大力提倡“群众化的方式”。年月,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明确地提出了群众观点的内容,指出:“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因此,“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他提醒全党“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_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_。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_,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要把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做到细致、落实,要注意工作方法,要反对官僚主义,抛弃命令主义,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这一时期,群众路线思想较集中、较完整的叙述。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在各方面丰富发展,达到成熟的重要时期。从_一开始,就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作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他把人民群众看成是夺取革命胜利的最根本力量。年底,在《论反对_主义的策略》中,批评了党内的左倾关门主义是“孤家寡人”的策略,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是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的群众,赶到敌人那边去,使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年月他写了《论持久战》一文,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论述了充分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走全面_路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对群众力量在战争中的伟大作用最精辟的论述,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原理在无产阶级的军事学说中的具体运用。年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完整地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内容,把党的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联系起来,确定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本原则。同志把群众路线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作出理论概括,或者说,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化为领导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这个重要文件的诞生,标志着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从此,党的群众路线获得了清晰明确的科学内涵,有了鲜明准确的表述形式,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提出:“我们_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就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斗争愈是艰苦,就愈是需要_人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密切地相结合,愈是需要_人的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密切地相结合,而彻底粉碎主观主义的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我党一切领导同志必须随时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去同主观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不知道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极大地妨碍党的工作的发展。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必须广泛地深入地提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年,在党的七大上,_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完整的理论阐述,概括出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其一,它是指群众观点。包括一切为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其二,它是指我们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_还把群众路线提到了我们党的阶级路线、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根本组织路线的高度,而要求全党同志加以贯彻执行。它标准着群众路线的科学体系已日臻完善和达到成熟。

建国后,我们党十分重视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也在继续深化。年,在中国_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_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党在执政掌权以后,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他提醒全党“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全国范围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们可能产生的危害,比以前大大增加了。”因此,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反对党组织和国家机关中滋长的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二、学习群众路线思想,就是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一,尊重社会存在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根据这一命题,我们就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应用这一命题来看待社会,我们就不能不得出应该尊重社会存在的新命题。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我们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否则,就要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中。在社会存在中,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民群众。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群众,是社会活动的最基本力量。所以,尊重社会存在,最基本的是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改造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真正英雄,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事业,随着历史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在这个喧嚣的舞台背后悄悄地进行的,并且真正地起着推动作用。”列宁也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以为代表的中国_人正是遵循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则,强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以历史观与方法论两者统一的方式去推进“心物之辩”。这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是他成功的最坚实的理论基础。当刚在探索革命人生时,就立志要“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在给他的还朋友萧子升的一封信中,他写道:“齑其躬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这一思想使的群众观点在实践斗争中不断充实、完善,终于形成了一条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

是在“五四”时期完成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年月,他在长沙主编了《湘江评论》,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长篇宏论,高度评价人民群众在历史变革中的巨大作用,指出:“我们竖看历史,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最大的运动,必有最大的联合。”“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年在给_的信中,他更进一步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的根据。”从此看出,已经有了较为自觉的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有了明确而坚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并以此来分析中国的具体情况,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如,他认为,工农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年在农讲所给学员讲课时指出,工农是中国生产的主力,“国家的财富其实都出自他们身上”,“农民为生产阶级,并占全国人口大半,所以占很重要的位置”。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又指出,不仅物质财富是工农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创造也离不开工农群众,他说:“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

再如,他认为革命不是少数集团、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行动,革命的胜败归根到底取决于阶级和群众的力量。中国革命的成败决定于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年月,在湖南进行了为期三十二天的考察后,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农民群众的力量之伟大。他指出:“_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还论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观点,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突出地体现了的农民运动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思想。在《报告》中,提出,革命的领导者要树立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绝不能包办代替,为群众包打天下。对人民群众和群众革命运动的态度如何,是检验革命党和革命领导者的试金石。

尊重群众就是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倾听群众的呼声,要为人民谋利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有一段最能代表_人宗旨的格言:“我们_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正因为时刻不忘记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牢记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人民群众负责,这就是群众路线的本质。在纪念张思德同志时,他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在阐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时,他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年月,在_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_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_人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结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等弊病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这类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他们脱离群众。”在分析年的任务时,我们一切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便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精髓和灵魂。失去这一点,仅仅把群众路线当作某种方法来使用,便会陷入视人民群众为工具的英雄史观泥潭之中。正如_所指出的:“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其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必须坚持依靠群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众所周知,没有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人们就无法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人类就无法生存。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才不断扩展和深化,才不断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社会才由此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所以,社会的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一切实践活动就会停止,社会活动就不能进行,更谈不上发展。由此可见,社会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只有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才能获得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最后胜利。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不断地向前推进。在革命战争时期,他坚持人民战争的思想,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使革命战争获得了不可抗拒的力量,摧枯拉朽,纵横捭阖,化险为夷,一弱胜强,把革命的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旗帜鲜明地站在农民一边,紧紧依靠广大农民,支持农民革命运动,把国民革命推向新的高潮。他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成功地实行了红色武装割据,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_的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深刻地指出:“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下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的群众路线发挥了巨大作用,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显示出无穷的力量,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大海之中而不能自拔,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依然坚持依靠群众的观点,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创造出人间奇迹,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他经常强调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巨大能量,强调革命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要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强调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深刻地指出中国人民当中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强调不要脱离群众,要善于从本质上发现群众的积极性,要支持群众的热情,不要向群众头上泼冷水,等等。正是充分地发动、依靠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

还对建国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不但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加了,而且脱离群众对人民造成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这一事实予以高度重视。因此,更加重视对党员和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他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他还进一步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只,或者自己的科学实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人脑制成的这种完成品,究竟合用不合用,正确不正确,还得交由人民群众的考验。”所以,他总是孜孜不倦地教导干部,要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下决心长期下去蹲点,就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就能从实践中逐步地认识客观真理,变为主观真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看是不是行得通。如果行不通,则必须重新向群众的实践请教。”

其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要随着物质的发展而发展。认识是实践的源泉,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然而,社会实践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人的认识不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机械反映,而是透过现象对社会实践进行本质性的理解、把握。所以,人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获得对某一社会实践本质性的认识,即理性认识,并把这一认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充实和发展。由此不断反复,人们的认识不断获得深化。把这一认识规律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创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促进了我党决策的科学性,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不断前进。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这里,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看待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丰富和发展。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和“个别一般再个别在一般”这两个认识论公式运用于领导方法,提出了“群众领导再群众再领导”的新公式,说明了认识从实践中来,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者要取得正确认识,不但要靠自己亲身的实践和经验,更要依靠群众的实践,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以,要求我党干部、党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反对一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行为。只有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我们才能认识工作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才能明了群众情绪和群众要求,才能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法、步骤和措施,制定详尽的计划,由此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

同时,也十分重视“到群众中去”的必要性。“到群众中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必须把政策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变为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力量。他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为,善于使群众懂得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斗争,由此把群众号召起来,组织起来,形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形成不可抗拒的革命潮流,取得革命斗争的节节胜利。其二是,让形成的思想认识、意见、决策在实践中、在群众行动中经受考验并得到丰富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所创立的群众路线无论在革命或建设时期,都是中国_人得以致胜的法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线。当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应当随着时代的要求,有一套新的办法。如,如何在强调提高自觉性的同时,以制度化的方式来保证群众路线的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第—页

《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_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_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马克思_全集》,第卷,第页

《马克思_全集》,第卷第页

《列宁全集》,第卷,第页

参见金冲及主编:《传》,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第页

《早期文稿》,第页

《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冯文江的听课笔记,转引自雍涛:《哲学的历史发展》第页

《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_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选集》第五卷,第页

《建国以来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页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7篇

(一)加深学员对群众路线理念的理解

要想真正形成群众路线的价值观,以群众路线的思想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就要对群众路线的思想以及理念进行深刻的理解,只有充分认识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才能更好的运用。因此党校在对学员进行教育过程中,就要将群众路线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教育,并且对教材以及教学课程中群众路线的相关教学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以及考核内容,可以以专题的形式、群众路线讲座以及宣传板块的丰富来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还可以通过一些领导干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来对群众路线进行讲解,以更有说服力的方式来让学员更好的理解,让学员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在党的建设以及党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加深学员对群众路线的理解。

(二)增强学员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觉悟

党校要对群众路线进行实践性的探索就要让学员充分理解其理念,对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丰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教育实践中,并将群众路线的信念身渗透到学员的思想观念中,让学员产生群众观念,增强学员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觉悟。目前,反腐倡廉是党的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可以以此为中心来进行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一些相关讲座及成果展览的形式来加强廉政教育。通过实际教育活动来培养学员的党性修养以及群众路线思想觉悟,让学员更加坚定群众路线的理念。

(三)提高学员群众路线的执行水平

学员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坚定了群众路线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对群众路线的执行,只有在实践中实施才能使群众路线的思想真正发挥作用。党校的教育工作以及培训的目标就是让学员能够有效的运用群众路线的思想观念,让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群众路线进行贯彻实施,并且使学员的群众路线执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学员的执行能力,就要丰富教育活动,以互动学习的形式,通过学员之间对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的交流探讨来加深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党校教育者也可以引导学员到基层进行走访调查,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需求以及面临的问题,以所学理论以及相关工作经验来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在自身岗位中对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多样化措施

(一)在解决突出问题中践行群众路线

(二)在落实民主权利中践行群众路线

在党的工作中,在干部工作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积极发扬民主精神,在干部的选拔以及任命等方面能够真正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进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满意度,对于更好的维护党群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坚定不移的进行群众路线观点,不断加快对干部人事任命制度的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使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有效维护、保障,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不断丰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总结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8篇

关键词:正确党史观;中国_;群众路线

_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全党同志要“学党史、悟思想”,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力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1]。_在此次大会上首次公开提出的“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方法,把握党史发展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是全党同志学习党史的根本遵循。

一、树立正确党史观的理论与实践要求

(一)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和观点,灵活运用其立场和观点来看待百年党史是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如在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中,马克思、_从唯物史观出发,着眼于宏观历史进程分析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样,我们也唯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和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出发,抓住党史主要发展逻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这也正如_所指出的,“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1]。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准确使用其方法来解决党史学习中的困惑是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另一个重要前提。如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马克思、_曾做过精辟的论述,“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所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同志也认为,在研究_历史问题时要坚持“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3]为此,当我们在评价党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时,要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将其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去分析,实事求是地去研究,绝对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联系,也不能用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去要求和评价前人,否则我们就不能够科学把握党史规律和全面认识党史人物。

(二)实践要求:牢固把握党史主流本质

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_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有明确指向的政治思潮,近些年来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对党的历史重大问题设置“理论陷阱”,挑起诸多舆论焦点,企图颠倒人们思想认识,以瓦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从根本上动摇党执政合法性地位。对此,_明确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即要坚持以中国_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以及_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指示精神为根本依据,牢固把握党的历史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回顾百年历程,党史的主流是中国_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中国_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的不懈奋斗;是中国_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守的初心使命。当然,历史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而是复杂曲折的。党的历史上也走过很多弯路。关于党在历史上的曲折和错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_给出了自信的答复,“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4]

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演进研究

(一)党的大会决议中群众路线演进研究

从_一大到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一条生命线被贯彻到日常组织路线和工作方法中,延续至今。从党的历次大会决议中探寻群众路线的演变,有助于全党同志深入理解其对党的重要意义。1921年,中国_成立,在党的一大上,虽没有明确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但中国_人已明确认识到自身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并积极发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以壮大我们党。在二大上,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提出“群众党”的理论,即中国_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我们既然要组成一个做革命运动的并且一个大的群众党,我们就不能忘了两个重大的规律: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去。”[5]_二大关于“群众党”的论述,是党的大会决议中最早提到党与群众之间关系问题的文件,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根基。1925年10月,_中央召开扩大执委会会议,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_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6]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1928年6月党的六大报告中总结了原因,“八七会议之前我们是背向群众的”,并提出贯彻群众路线的要求,即“党的中心工作,是争取群众……八七会议之后才转到群众一方面来。现在我们应该要更进一步,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去。”[7]在全党共同努力下,党的六大后,党的群众路线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伴随着党对群众路线认识的深入和升华,以及长期革命战争的锻造,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在1945年召开的七大后被明确载入了党章,这也标志着群众路线的正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党的大政方针逐渐以恢复国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为主,与之相对应,群众路线也进行了巨大的理论创新,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党的八大通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_同志指出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8]这是党在执政以后对新形势下如何贯彻群众路线所做的相对系统、深刻、集中的论述。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了群众路线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9]。至此,群众路线理论继续作为我们党的基本生命线贯彻下来。改革开放以来,群众路线理论继续深化。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群众路线被界定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三大沿用此论述,并在十四大的时候明确规定了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此后的十四大至党代会形成的决议中,一直沿用此论述。

(二)党的指导思想中群众路线演进研究

群众路线在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土地革命时期到_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党的群众路线逐渐形成并完备。1927年3月,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详细论述了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发动和组织农民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1934年1月,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同志多次强调群众力量的庞大以及开展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1943年6月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系统地对群众路线进行论述,“我们_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0]。此后,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基本路线也在1945年思想诞生后正式载入党章。_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其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是对以往群众路线理论的巨大突破。_同志多次在讲话中谈到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同时把群众观点提到与群众路线相并列的地位,从而将群众观点引入群众路线理论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和意义。_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1]。“两个是否有助于标准”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增量,而“以人民标准为衡量尺度”的标准也成为群众路线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生动典范。同志提出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贯彻群众路线。《在庆祝中国_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同志指出,“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12]。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党认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成果的享有者”的鲜活体现,是对群众路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纲领,更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推进群众路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同志为核心的_时刻牢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党的报告中,_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4]。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_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重任的真理性论述,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化为党在新时代贯彻群众路线的理念和方针。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石所在;强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是党避免“脱离群众危险”的重要准则,也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法宝。_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再一次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一定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

三、在正确党史观指导下践行群众路线路径研究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9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系

群众路线是以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不断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是思想的“活的灵魂”。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全党范围之内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大力度解决人民群众反响较大的问题,做好新形势下党服务群众的实践工作。群众路线的开展是对老一辈_员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基,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推动力。

一、时期的群众路线思想

1、一切为了群众

指出: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中国_与其他党派最根本的不同,中国_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与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一定要服从集体利益。中国_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一切为了群众”。在实践工作中,党一定要对人民群众负责,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2、一切依靠群众

人民群众对中国_的发展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党的荣辱与兴衰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指出“胜利之本乃兵民”,经过大量实践以后又提出“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人民,也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智慧凝结成党的智慧。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一切依靠群众,群众是学习的榜样,要想当老师就要先学会当学生。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43年6月发表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将群众的建议集中在一起,在群众中开展下去。换句话说,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过程。还提出:我们要和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榜样,把他们的经验总结成开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在群众中认真贯彻这些意见,让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来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让群众获得幸福和解脱。

二、群众路线思想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主体相同

是群众路线的创始者,他非常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位置,他曾经发表重要讲话来宣传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对人民群众在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他在讨论革命的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的时候就说过“群众,真心拥护革命的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牢不可摧的,是打不破、锤不坏的坚强后盾。”的讲话让我们明白,要想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能够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远大理想,可以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在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宗旨。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党内的不正之风,比如,党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相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以及人民群众的呼声得不到解决等等。分析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时候就提出: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中国_与其他党派最根本的不同。目前,中国_的群众路线深受相关理论论述的影响。首先,新时期中国_迎接挑战的坚强后盾就是人民群众。在面对困难和危机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和发扬等早期_人制定的群众路线方针,谨记我党的胜利根本和力量源泉在于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其次,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来提升全党的责任心,只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群众路线思想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风一致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党的服务宗旨可以通过工作作风问题来体现,为了纠正党内的不正之风,中国_在十八大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一定要着重处理。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官僚主义以及形式主义在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初期就存在,曾开展过深刻的反思运动,提出:中国_正确的工作作风和政策一定会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错误的工作作风和政策一定会和人民群众相背离,会和人民群众脱离开来。工作态度一定要端正,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等弊病一定要克服,假如有人有了这些弊病一定要改正掉,这些弊病会使人民群众与我们拉开距离,如果不改正,我们会和人民群众相脱离。认为党之所以会和人民群众相背离是因为不正之风在作怪,如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将党内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工作作风解决好。中国_的百年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和人民群众搞好关系,要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扬求真、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中国_才能经久不衰。如果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无人问津,这样就有可能将党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所以,一定要增强工作作风建设,推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真正的心系百姓,“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将人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彻底解决好,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开展八项规定的要求。指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基层党组织一定要为民分忧、维护社会稳定、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密切联系群众,只有这样,基层党组织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四、贯彻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策略

新时期中国_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将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使工作作风建设得到增强,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首先,“十三五”规划已经开始启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能否凝聚在一起是实现“十三五”计划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其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拥有追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利益分化越来越突出,这就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利益群体,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也各不相同。所以,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的一个经验教训是,千万不可以闭门造政策、领导调研走形式,轰轰烈烈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一结束又全部恢复到过去的形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稳抓稳打,采取积极的策略,使实践活动真正的落到实处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提出:我党实践工作中的正确领导都是从群众中获得的。换句话说,将群众分散的经验集中起来经过认真的探讨形成系统的意见,将这些意见再反馈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努力实践,从而获取正确的指导思想,经过反复的实践,从群众中获取的经验会更加丰富、生动和正确。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尤为重要,例如,党和政府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哪些做法人民群众最认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在群众反映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获取成功的经验并进行普及,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和论证,将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反映比较集中问题放在一起形成文件,将其再次放到实践活动中接受考验和论证。经过多次的论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获取真正的价值,才能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

五、结语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将党的廉政工作作风发扬光大,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在党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得以全面实现,将党的执政基础夯实,使党的执政地位得到较好的巩固,使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强,使我党始终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使党的执政地位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今天推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然以思想为基础,我们坚信在思想正确的领导下,在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指引下,在全党上下的努力付出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人民群众中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党的执政之基一定会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淑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侯枝荣.党群关系思想对当代执政党建设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5.

[3]唐莲英.群众路线:党的现实的执政能力——群众路线思想及在老区践行的现实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30-35.

群众路线范文合集 第10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视频会议结束之后,镇党委召开党委会,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讨论,对目前的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继续做好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了安排和部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通过自学、集中学习、集中讨论等方式,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书籍,学习党章,学习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文件和领导讲话,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领会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谛。

二、加强贯彻,做好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

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坚持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始终,做好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强化正风肃纪,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严格教育管理干部,对软、懒、散的领导班子进行整顿,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在活动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方面严肃查处;加强制度建设,体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要求,对单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已有制度进行梳理,坚持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抓紧制定符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制度,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召开老干部参加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会议,听取对单位领导班子、机关作风的意见建议;认真开展谈心活动,单位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谈心,领导干部还要与分管单位或群众谈心,谈心要敢于正视个人存在的问题,坦诚交流思想,诚恳对待群众意见;组织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既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又诚恳地开展相互批评,明确整改方向。